1873年,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·阿贝(Ernst Abbe)提出光学显微镜存在分辨率J限,约为200nm。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同时授予了三位科学家,他们在突破了“阿贝J限”,在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领域做出重要成绩,将光学显微技术带入到纳米尺度。
近些年来,超分辨显微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,当前主要的超分辨技术有结构光照明(SIM)、受激发射损耗(STED)、光激活定位显微(PALM)、随机光学重构(STORM)等,获诺奖的两种超分辨技术分别是STED和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,后一类技术的典型代表目前有光激活定位显微(PALM)和随机光学重构显微(STORM)。🍎随着超分辨技术的发展与成熟,几大显微公司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商业化产品,并根据各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应用到不同的生命科学ꦕ研究当中。
本文对国内实验室共享的超分辨显凯发k8国际器进行了盘点,共统计到70台,未在所用统计平台上传的仪器不在本次统计范围之中。超分辨显微镜的货值较高,应用领域较专业,虽🍸然统计到ಌ的共享仪器数据量不大,但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其时间地域分布、科研单位特定技术需求以及对于品牌的选择。
获“诺奖”后超分辨共享启用提速 北京占比超30%
图1 共享超分辨显微镜各省分布
本次统计当中,分布在北京的超分辨显微镜数量Z多,占比约为30%,其中北京大学和中科院系统(包括中科院生物物理所、中科院动物研究所)的共享仪器数量相对较多。除北京以外,江苏省上传的共享超分辨显微镜数量较多,主要分布单位是江南大学、南京农业大学和东南大学。
图2 共享仪器启用时间分布
本次统计的共享超分辨显微镜的启用时间可以看出,2014年以后,共享仪器大幅增加,而2018年启用的共享超分辨显微镜Z多。
尼康近4成 STORM技术应用更广泛
图4 共享超分辨显微镜品牌占比
本次统计的共享超分辨显微系统品牌分布如图4,Z多的是尼康,占比38%,主要技术类型则是STORM;其次是蔡司,主要技术类型是蔡司的Airyscan(部分仪器未标明具体技术,Lattice SIM和SMLM未统计到),占比为22%;STED技术是**个用来突破衍射J限的远场光学显微技术,目前国内市场主要是徕卡的产品,在本次统计中占比为17%。
图3 各超分辨技术占比
主要超分辨技术应用占比如图3,全国来看,应用Z多的是STORM技术,占比22%,其次是蔡司的Airyscan(不包括Airyscan2)和SIM,分别占比21%和19%。而以样本量Z多的北京地区分析,Z多的是STORM技术,占比26%,STED、SIM其次,占比均为21%。STORM超分辨技术是目前分辨率Z高的技术,据称可达20nm。另有报道显示,苏州医工所自主研制的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主要基于STED♋和STORM技术,而本次统计到的苏州医工所自主研制的仪器还用到了SIM 技术,根据苏州医工所官网报道,其STED超分辨显微镜分辨率达到50nm。
在被国外品牌长期“统治”的G端光学显微镜领域,中国科研人员始终坚持研发力求突破,令人欣喜的是,在本次统计中,国产超𝓀分辨显微系统共有5台,占比7%,其中苏州医工所2台,中科院生物物理3台,这些超分辨显微技术也已经对科研人员开放使用,并且依靠自主研发的仪器做出的数据也发表了高质量的文章。此外,北京🌟大学陈良怡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2018年研发出的超高分辨率显微镜 -- 海森结构光显微镜(Hessian-SIM),研究成果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,并夺得了生物成像领域的多个“头次”,也被评为当年的“中国光学十大进展”。据悉北京世纪桑尼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发商业化超分辨模块,近期将有测试数据,仪器信息网将持续关注。
当前,飞速发展的中国生命科学和医学向中国的G端科研仪器制造提出要求。近些年来,G端显微设备国产化方面,越来越多的中国自主研制超分辨、双光子和共聚焦等G端显微镜问世。虽然超分辨显微技术越来越成熟,但空间与时间、成本与性能的博弈还在持续,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仍有进步的余地,期待国产超分辨显微镜能够继续奋起直追,早日立足国际舞台。
原文链接: //www.instrument.com.cn/news/20ဣ2💮10604/582097.shtml
来源:仪器信息网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有侵权,请联系凯发k8国际删除,谢谢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