荧光现象
荧光是指荧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光照射下,几乎同时发射出波长更长光的过程。当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一个分子时,光子能量被该分子的电子吸收。接着,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较高的能级,即激发态。这个过程称为激发。电子在激发态停留10-9–10-8秒,在此过程中电子损失一些能量。电子离开激发态并回到基态的过程中,会释放出激发过程中吸收的剩余能量。
荧光分子在激发态驻留的时间为荧光寿命,一般为纳秒级别,是荧光分子本身固有的特性。利用荧光寿命进行成像的技术叫荧光寿命成像,可以在ꦜ荧光强度成像之外,更加深入地进行功能性精准测量,获取分子构象、分子间相互作用、分子所处微环境等常规光学成像难以获得的信息。
荧光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Stokes位移,即激发峰🐓和发射峰之间的波长差异。通常发射光波长比激发📖光波长更长。这是由于荧光物质被激发之后、释放光子之前,电子经过弛豫过程会损耗一部分能量。具有较大Stokes位移的荧光物质更易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。
荧光显微镜及荧光滤块
荧光显微镜是利用荧光特性进行观察、成像的光学显微镜,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、神经生物学、植物学、微生物学、病理学、遗传学等各领域。☂荧光成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,非常适合进行特定蛋白、细胞器等在组织及细胞中的分布的观察,共定位和相互作用的研究,离子浓度变化等生命动态过程的追踪等等。
细胞中大部分分子不发荧光,想要观察它们,要进行荧💝光标记。荧光标记的方法非常多,可以直接标记,或利用抗体抗原结合特性进行免疫染色,也可以用荧光蛋白标记目标蛋白,还可以用可逆结合的合成染料等。
目前荧光显微镜已成为各个实验室及成像平台的标配成像设备,是凯发k8国际日常实验的好帮手。荧光显微镜主要分为三大类:正置荧光显微镜、倒置荧光显微镜、荧光体视镜。
荧光滤块是显微镜荧光成像的核心部件,由激发滤片、发射滤片和二向分光镜三部分组成,安装在滤片转轮里,不同的显微镜转轮位数会有区别,也有些显微镜使🐓用滤块滑板。
滤块在荧光成像中起着重要作用:激发滤片选择激发光来激发样品,阻挡其他波长的光;通过激发滤片的光经过二向分光镜,反射后通过物镜聚焦,照射到样品,激发出对应的荧光即发射光,发射光被物ꦓ镜收集,透过二向分光镜,到达发射滤片。
荧光显微镜常用荧光滤块可分为长通和带通两种类型。带通通常由中心波长和区间宽度确定。
荧光物质具有其特征性激发(吸收)曲线和发射曲线,激发峰为Z佳激发波长,发射曲线为发射荧光波长范围。因此,在实验中,凯发k8国际会尽可能选择与激发峰Z接近的波长进行激发,而接收范围需包括发射峰。
滤块的详细信息可以在显微镜成像软件里看到。了解染料并找到Z匹配样品的滤块对于荧𓆏光成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荧光染料和荧光蛋白的光谱信息一般在说明书中会注明,也可在网上查阅。
滤块的选择除考虑荧光探针的激𝐆发、发射波长,对于多色标记样品还需考虑是否有非特异激发、是否串色。此外还需考虑所使用的荧光光源,目前常用的荧光光源有汞灯、金属卤素灯,以及近年来飞速发展的LED光源。荧光光源的光谱有连续的和非连续的,在不同波段能量也会不同。LED光源因为其相对较窄的光谱带、更稳定的能量输出、超长的寿命、更安全环保等诸多优点,正逐步成为荧光显微镜的主要光源。
除了显微镜内置的滤块,还有外置快速转轮。
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应用广泛,种类丰富,而且新技术还在不断涌现,大家可以选择Z适合的技术去完成自己的研究。